LOOL成語網提供成語解釋、出処、成語謎語、成語故事大全、成語接龍、近義詞、反義詞等查詢

翻译及注释

位置:LOOL成語網 > 詩詞大全> 第七节翻译及注释

第七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七节全詩

译文  孟子说:“丰收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好利,灾害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凶暴,这不是上天赋予他们的资质不同,而是由于外在因素使他们的内心的美德陷溺于环境才造成这样的。以大麦而论,播下种子把地耙平,如果土地相同,栽种的时节也相同,便会蓬勃生长,到了夏至时都会成熟。即使有所不同,那是因为土地有肥有瘠,雨露的滋养多少,人们从事的力量不平等造成的。所以凡是同类的,大体都相同,为什么单单对人要怀疑呢?圣人与我们是同类,所以龙子说:‘不知道脚的形状就编草鞋,但我知道决不会编成草筐子。’草鞋式样都相似,是因为人的脚都相同。口的昧觉,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早就弄清了我们口昧的嗜好。假如口的昧觉,人与人不同,就象狗呀马呀的与我们不同,那么天下人的嗜好为什么还要随从易牙的口昧呢?讲到口昧,天下人都期望尝到易牙的菜,可见天下人的口昧都是相同的。耳朵也是如此。讲到声音,天下人都期望听到师旷的演奏,可见天下人的耳力都是相同的。眼睛也是如此。讲到子都,天下人没有不知道他长得美的。不知道子都长得美的人,就是没长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昧,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色,有相同的美感。讲到内心,唯独没有相同的地方吗?内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行为方式。圣人不过是先得知了我们内心相同的东西而已。所以道理和行为方式使我们内心得到喜悦,就好比牛羊猪狗的肉使我们的口腹得到喜悦一样。”

注释1.赖:《国语·周语》:“先王岂有赖焉。”《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说文》:“赖,赢也。”《方言十三》:“赖,取也。”这里用为“利”、美利、美善之意。2.麰:(mau谋)大麦。亦泛指麦类谷物。3.耰:(you忧)《论语·微子》:“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汉书》:“民以耰鉏櫄梃相挞击,犯法滋蟓,盗贼不胜。”本意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亦指覆种、播种之意。4.日至:指夏至。5.硗:(qiao敲)《国语·楚语》:“瘠硗之地。”《说文》:“硗,磐石也。字亦作墝。”这里用为土地坚硬而瘠薄之意。6.蒉:(kui溃)《论语·宪问》:“子击磬於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汉书》:“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这里用为草编的筐子之意。7.易牙:齐桓公时一位善烹调的人。《左传·僖公十七年》:“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8.师旷:春秋时代晋国的著名乐师。《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9.子都:此指人名,相传是郑昭公时的美男子。《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10.刍:《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史记·货殖列传》:“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这里泛指指牛羊猪狗等牲畜之意。

推薦古詩: 白帝望江南(多少恨)题义公禅房青溪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推薦詩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熱文成語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百折千回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 百足不僵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