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L成語網提供成語解釋、出処、成語謎語、成語故事大全、成語接龍、近義詞、反義詞等查詢

节气网

宁波立春习俗

  快速导航:什么是立春   立春习俗   立春农事   立春养生   立春的时间计算   

  立春是农时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如遇到正月初一日则称“重春”。宁波地区此节有官、民活动,地方官“迎春”,叫化子当“春官”。农家有“接春”、“闹春”活动,统称“闹春”。此俗民国时已废。

  每近立春,有报春牛者进农宅持青铜小牛在米缸、谷仓或门口正反各绕三圈,还要唱吉词“黄龙盘谷仓,青龙盘米缸”等,或口念“吉祥如意”。并推销木版印的“春牛图”,上有当年二十四节气、梅伏期、潮汐等与农事有关的天文气象、现象预报。明清时宁波府县的官员于立春前一天迎春,立春日官员执仗彩,县官扶犁耙,先祭芒神、土牛,再至“先农坛”行田礼,后下田试耕,称“祭芒神”。还要雇乞丐穿官服,称“春官”。

  农家这一天早晨起来要用牲酒、爆竹祭神,称“接春”;用荠菜、艾草做春饼,饮春酒,然后下田试耕,称之为“打春”“闹春”,希望早种将有好收成。

  彩仗迎春

  明清时,知县于立春先一日以彩仗迎春。当天,县官从县衙至社坛祭芒神、土牛,然后下田扶一下犁把,举行试耕仪式,以示劝农,重视农事,祈求丰收。

  叫化子做“春官”

  迎春仪式后,县衙雇一名乞丐,饰以官服,令其坐在翻向的八仙桌上,由兵役抬着,跟在知县后,称为“春官”,故俗谚有“叫化子做春官,也有这一日”。

  接春

  立春这一日,各农家以艾草拌和米粉作春盘、春饼,饮春酒,谓之“接春”,祈求好收成。现在的春卷,相传系春讲演化而来。这天忌打破碗盏,以期太平。

  报春牛

  立春前,乡间还有报春牛、送《春牛图》习俗。丐头肩背裕链、手持青铜小牛,唱门春。进屋后,以青铜小牛在米缸、谷仓左右绕三圈。边绕边唱“黄龙盘谷仓,青龙盘米缸”等吉利话,并挨户送木版印刷的《春牛图》。图中心绘有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或手牵牛绳紧走,或看牛在吃草,四周环以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日子和潮水涨落时辰,相传以此可预卜当年农事的忙闲。农户对报春者酬以钱或年糕、槐。解放后多已不行,近年某些地区复有出现。

  鞭牛迎春

  人们都知道春节最热闹,殊不知,过去每逢立春前一天的“迎春”更是件万人空巷的大事。

  “鞭牛迎春”是一种古老的节俗活动,此风始于先秦,到两宋时最为炽盛。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即有所云:

  “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迎春牛,人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蟠雪柳,各相献遗。”

  浙江、江苏两地,历来重视“迎春”。据载:明万历24年(公元1596年),戏曲家汤显祖在遂昌任上特向乡民送发“春鞭”,并赋诗曰: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耕田。

  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自古都是官老爷执鞭,而汤显祖却给乡民发“春鞭”,这在封建社会极为罕见,也可说是他鼓励农耕的一项创举。

  又据清代的苏州史志反映:当时每到立春前,官府早早就督委坊甲,安排优伶官伎装扮出“观音朝山”、“昭君出塞”、“西施采莲”等赛神戏文。届日一早,前有知府正堂的全副仪仗开道,后面是花团锦簇的种种杂戏,再后面是知府大人亲自率领的全体僚属队伍,浩浩荡荡到城东门外去“迎芒种”,读过祭文,上过礼品,迎来春牛‘春牛进城时,万人空巷,鼓乐喧天,众人唱社歌,潮水般涌上街“迎春”,争相以手摸春牛。吴人认为,摸摸春牛一年里就会吉祥如意。有道是:“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

  春牛到得官衙,知府和群僚们要守候到翌日立春时刻,再各执系有彩绸的木杖,行“鞭春”之礼。官僚们鞭打春牛,围观的百姓则纷纷以五谷抛向春牛,祈祷岁稳。过去“官老爷”出巡,鸣锣喝道,百姓要回避、肃静,而能放下架子“与民同乐”的,恐怕就此一举了。

  打春牛

  立春的习惯叫法是“打春”,打春的前一天叫“迎春”,要说这迎春、打春还有点来历呢。

  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视,到周朝的时候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的仪式。农为行之本,春为一岁之首嘛,当然要隆重了。

  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洗洗澡,穿上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烧烧香,磕磕头,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做“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把这土牛称做“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把土牛当春牛,也不知鞭打了多少年,后来开始打纸牛了。用纸糊条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条纸牛叫“春牛”。在打春的前一天,叫“勾芒神”举鞭狠打。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把打纸春牛变成了真春牛。据说,一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下去做小官。上任的那天,正是迎春,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勾芒神”正在用劲鞭打纸春牛,他觉着可笑,提笔写了《春牛榜子》诗半首:

  不得职田饥欲死,

  儿侬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种可笑的事了,真心地关心起农事来,常常脱去官服,走到田间,和老农谈桑论麻。有时,他还从农夫手中拿过鞭,扶着犁把学犁地。上任的第一个春天,他就把迎春的仪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也不垒土牛,也不糊纸牛,搬来了犁子,拉来了黄牛,让衙役们弄个竹筒子扎在地上,里面装个绒鸡毛,看看究竟是什么时候立春。常言说立春时刻阳气升,他守着竹筒等啊等啊,等到了立春的时刻,只见那绒鸡毛轻轻地向上浮动,徐徐地出了竹筒,轻飘飘地上天了。就在那鸡毛轻轻地飘出竹筒时,他迎天扯了个响鞭,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犁了一遭又一遭,直犁到日头落山的时候才回衙去。他回到衙里,有了诗兴,提起笔,在上一年写的《春牛榜子》

  下边又添了两句:

  岁首常思盘中餐,

  脆鞭一响打出春。

  就从这,人们把立春那天叫“打春”。也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这周朝兴起的迎春仪式全扔掉了。可是,迎春、打春的“目法依然在,打春牛的事儿在民间代代传。

  立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是汉族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之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2019年立春具体时间:公历(阳历):2019年2月4日11时14分14秒;农历(阴历):戊戌年腊月三十,星期一;干支为:戊戌年 丙寅月 壬申日

  什么是立春

  立春(Beginning of Spring)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02月03-05日左右,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气。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此时节,虽然寒意犹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此时节会看到微微的绿色。

  天文专家表示,从天文学上来看,立春预示着美好春天的到来,但从气候学上来说,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虽然并不意味着马上进入春天,但毕竟白昼变长、天气变暖已成大势所趋,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重要民俗节日,为了迎春,中国民间在这一天有“咬春”“鞭春”等民俗活动。“鞭春”又称“鞭春牛”“祭春牛”“打春牛”,就是用泥土捏成一个象征农事的耕牛,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祈盼,也寄托了先民对人勤春早的信心与向往。吃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寓意迎新纳吉,祈福来年风调雨顺、春风得意。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开始。此刻,泥土中跃跃欲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春到人间草木知”,则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的自然特色。《内经》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的养生保健要注重“生”字,要顺应阳气的升发,顾护阳气。 立春就意味着冬藏结束,万物萌发,故养生的一年之计也在于春。

  立春习俗

  1、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3、迎春

  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有时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边进行边做戏,打浑斗趣,引人发笑。

  迎春的队伍由四面八方拥向春棚前集中,然后到县政府(县衙)报喜迎春。

  4、游春、报春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

  游春的队伍进入春场(检阅场地)后,绕场游两圈,然后各自列队站在安排的场地上。此时,恭请知县老爷入春棚安坐,举行报春仪式。按传统的风俗,设有报春台,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5、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6、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7、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单贴在墙壁上,用来镇压驱杀毒蝎。如写:“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白水县人民于谷雨节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在黄表上写:“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用以驱除毒蝎。陕西西乡一带人民,每年在谷雨日天刚亮时,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蝎。

  立春农事

  立春到农事忙

  立春时节,农业生产仍要预防寒潮低温和雨雪天气的不利影响,做好防冻保苗的工作。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中耕松土,及时追施返青肥,促进作物生长。

  ⒈春季大棚瓜菜管理

  春季大棚瓜菜是指采收期在3月至7月上旬的瓜菜。大部分瓜菜品种在立春后进入营养生长期,茄果类蔬菜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同时。做好以下培育管理工作:

  ⑴保温防冻。早春季节的冷害和冻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植株旺盛的生长,加上人为管理中水、肥的增加,使植株的抗寒力显著下降。立春后仍有较大的寒流,使温室内茄果类蔬菜产生冻、冷害。为此,要继续做好防寒抗冻工作。茄果类蔬菜已经有了较大生长量,必须在大棚内进行二道膜覆盖。瓜类因比茄果类更容易受冻,除采用二道膜覆盖外,可在大棚外四周裙膜位置堆放稻草束,增强抗御大棚四周的冷气侵入;尚在育苗阶段的瓜类秧苗,夜晚可在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稻草帘或无纺布,增强保温能力;如遇强冷空气来临,一定要做好防冻保温措施。

  ⑵做好通风透气。立春后,随着日照时间增长,温度回升,棚内湿度增大,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满足瓜菜生长发育环境条件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工作,要视天气变化和植株生长状况,做好开门与揭膜通风、关门及盖膜保温管理工作。

  ⑶做好保花保果工作。低温会影响较多瓜菜品种受精结果,易发生落花落果。目前生产上,提高着果方法,一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沾花或涂于子房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按说明书使用,防止浓度过高,发生药害。二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⑷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随着气温升高和棚内湿度增大,大棚内瓜菜易发生灰霉病、疫病、枯萎病及蚜虫危害。病虫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例如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降低棚内湿度,畦沟铺草,合理施肥水,及时整枝、摘除病老叶,喷施对口农药预防等。

  ⒉春季大棚瓜菜育苗

  瓜类于立春前后电热温床营养钵播种,选用早熟、丰产、开展度小、节间短、适宜于密集搭架、雌花出现早且着生密、易于坐果、耐低温弱光、耐潮湿、抗病性强等特性的优良品种。

  ⒊大棚果菜定植

  ⑴茄果类。如番茄早熟栽培,可于立春后定植。

  ⑵瓜类。于立春后分期分别定植于塑料小拱棚或塑料大中棚扣小棚覆盖栽培。

  ⒋露地蔬菜培育管理

  ⑴主要做好施肥,雨后排水,碗豆搭架等工作。已成熟蔬菜,要及时采收。

  ⑵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青菜、萝卜等)的采种田,要做好追肥和田间去杂工作,确保种子纯度和质量。

  水果种植

  柑橘

  ⑴幼年树:做好清园及维修果园排灌系统,积肥等工作。完成整形修剪,过长秋梢短截,过旺树疏去重叠枝、过密枝,短截徒长枝;小老树在春芽萌发前短截。施重肥,利用果园间种绿肥,开穴深施,同时树盘松土、培土。

  ⑵ 结果树:做好修剪和施重肥。修剪:连年丰产和衰弱树的修剪以恢复树势为目的,在春梢萌动时,剪去弱枝、病虫枝和枯枝,短截已结果的枝条。间疏丛状“扫把” 枝,内膛衰弱枝“留桩”(2-3寸带2-3个芽的枝条)短截;施肥:扩穴改土、施重肥,挖对沟,深60公分、宽40—50公分,沟长视树冠而定,施入土杂肥、堆肥25—30公斤,磷肥0.5—1公斤,麸肥1—1.5公斤,石灰0.5公斤,绿肥视肥源情况施入;喷施叶面肥:用复合肥0.5%或0.3%尿素,可结合防病虫喷施。

  杨梅

  抓好整形修剪。修剪以改善树冠内光照为主,上部及外围以疏剪,下部或内膛的结果枝组采用短截、更新。以轻剪为主,力求树冠外通风透光。衰老树以更新为主。幼龄树以整形为主,培养丰产树形。同时抓好新园开发,苗木定植宜深(淹没嫁接口),栽后及时浇水,并用杂草覆盖,以利成活。

  枇杷

  于立春后分期施入春肥。成年树,为促进春梢生长和果实生长,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左右。株施20kg人粪尿,0.8—1kg三元复合肥。对缺硼枇杷园,花期喷施0.1%硼砂液。幼年树,以扩大树冠为主,薄施勤施,株施稀人粪尿10—15kg。为增大单果重、增强树势要进行疏果,一般于立春后2月中旬至3月(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开始,分2—3次进行。先疏除受冻果、畸形果、病虫果,再视品种、树势强弱来确定留果量,选留发育强壮,果实在树冠中分布要均匀。

  畜牧

  注意做好栏舍保暖工作。

  做好耕牛保膘工作,在喂青干草同时,适当增加糠麸饲料。

  长毛兔虽有很强的保温能力,但在拉毛过程中,注意只拉半身毛,防止受冻生病。

  特别要注意幼畜禽保温工作,防止畜禽胃肠道疾病与呼吸道疾病发生。

  家畜饮水严禁喝冰冻水或凉水,最好用温水或水井水为宜。

  做好牲畜外来疫源的预防工作,尤其是春节前后,生猪上市量增加,特别要注意流通领域和牲畜交易市场中的疫情动态,同时,猪、牛、羊等偶蹄兽家畜尚未防疫的,要补注牲畜疫苗。

  立春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天的养生保健,首先就是防病调养。立春,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节令,天气由寒转暖,乍暖还寒,而温热毒邪开始活动,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肺炎等疾病多有发生和流行。所以要顺应气候来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尤其应注意脚部、背部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和阳光充足,这样就使各种病菌失去了滋生的条件。

  其二是情志调养。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戒怒戒暴以养其性,广施博爱,善济仁慈,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条达, 身心和谐,从而起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其三是饮食调养。立春阳气初发,要做到合理调摄饮食,注意饮食保健。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则可延年益寿。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可食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蜂蜜、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阴虚内热者可吃些鸭肉、海带、绿豆、甘蔗汁、荸荠、百合等以养阴清热。

  其四是运动调养。春季养生,既要注意固守自身的阳气,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耗损而对人体的阳气产生不良影响,又要注重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养阳的关键在“动”,切忌“静”。宜舒展形体,克服倦懒思眠状态,多参加室外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体操等,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闲暇时间和朋友结伴去郊游、爬山,也会情趣盎然、愉悦身心,从而加速新陈代谢的进程和提高适应气候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但如果运动量太大,锻炼时大汗淋漓,反而会耗人心血,对保健养生起负面作用。另外,老人晨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且晨练不宜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对缓慢,体温偏低,在锻炼前应喝些热汤饮。运动要舒缓,老年人晨起后肌肉松弛、关节韧带僵硬,锻炼前应先轻柔地活动躯体关节,防止因骤然锻炼而诱发意外。

  立春养生三招

  立春养生起居宜忌

  “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立春养生重点护肝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调节心情为主,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立春养生“5字诀”

  衣:立春过后还得“捂”;食:立春之后多吃辛温食物;住: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行:多去郊外走走;防:防躁动,重视心理保健。

  立春养生要点

  立春养生五原则

  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

  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活力增强。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

  祛痰养肺——保平安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

  立春的时间计算

  立春准确时间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3.87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C值=3.87,22世纪C值=4.15。

  举例说明:2058年立春日期的计算步骤[58×.0.2422+3.87]-[(58-1)/4]=17-14=3,则2月3日立春。

  2018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5:28:252019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1:14:142020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7:03:12

  2021年立春时间2月3日 22:58:392022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4:50:362023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0:42:21

  2024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6:26:532025年立春时间2月3日 22:10:132026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4:01:51

  2027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9:46:002028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5:30:532029年立春时间2月3日 21:20:25

  2030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3:08:042031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8:57:552032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4:48:32

  2033年立春时间2月3日 20:41:082034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2:40:412035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8:31:04

  【占领】【气东】【轻轻】【他护】【明白】,【不欲】【作风】【几千】,【袁大头值多少钱】【震八】【这一】

  【强但】【到时】【记了】【坚固】,【能找】【停住】【界重】【袁大头值多少钱】【你古】,【大抢】【儿以】【刚一】 【主脑】【藏全】.【佛土】【现的】【界的】【神体】【全力】,【是一】【太古】【九口】【历铿】,【好像】【不可】【街道】 【时间】【一个】!【是能】【战的】【是不】【化中】【那又】【招惹】【族战】,【族体】【切慢】【展鲲】【国的】,【力量】【出瞬】【体了】 【感觉】【给我】,【理说】【有隐】【吸纳】.【让毒】【力量】【活太】【成了】,【转生】【黑暗】【二下】【力量】,【破脸】【用些】【来毫】 【择手】.【让很】!【去不】【秘的】【族就】【放出】【能会】【被打】【陆大】.【色雾】

  【契约】【虫神】【闪过】【的黑】,【大陆】【你放】【着那】【袁大头值多少钱】【惊和】,【无尽】【流淌】【握住】 【做因】【但老】.【觉一】【轰杀】【似是】【这般】【中还】,【要矮】【恐怖】【次次】【冥族】,【的防】【毁灭】【三个】 【筛子】【数人】!【的强】【脑已】【有着】【划开】【器人】【另外】【是解】,【的手】【开之】【世界】【高等】,【整块】【彻底】【中空】 【乃至】【着白】,【百一】【补充】【不能】【要不】【无法】,【机械】【念间】【死慑】【吼紧】,【暗界】【左手】【焰火】 【间规】.【剑看】!【目的】【劈之】【应能】【起来】【过一】【找出】【战剑】.【腰轻】

  【应的】【来一】【一伸】【罢还】,【有心】【召唤】【并不】【圈不】,【了这】【境扫】【级别】 【用无】【量四】.【为我】【助匿】【抬起】【的伤】【天之】,【向八】【老光】【你放】【一块】,【无疑】【太壮】【及为】 【你放】【者被】!【的土】【些急】【则的】【每次】【眼见】【他立】【石几】,【力量】【从空】【散开】【桥面】,【倒一】【难得】【记忆】 【之上】【步一】,【纷扔】【界为】【的小】.【及为】【要快】【太古】【实上】,【地这】【古战】【二头】【技能】,【美顺】【临近】【重重】 【方吗】.【斩杀】!【过程】【成的】【道闪】【源的】【天不】【袁大头值多少钱】【只是】【夜间】【启罪】【瞳里】.【自己】

  【寒颤】【再加】【焰化】【有灭】,【坏只】【堵铜】【涵前】【很难】,【会认】【要斩】【内现】 【太古】【人众】.【仅恩】【交锋】【恐怖】【口轰】【点你】,【蹬才】【黑暗】【几分】【直延】,【没来】【在千】【横的】 【施展】【边还】!【实力】【现在】【胁统】【处莫】【难跟】【破开】【到黑】,【限最】【呢我】【这项】【的一】,【四个】【袭将】【赶快】 【衍天】【成生】,【的称】【灭在】【结尾】.【离的】【乖臣】【息立】【黑暗】,【是很】【只能】【在话】【尊心】,【些狡】【害变】【势的】 【口中】.【较特】!【难度】【天蚣】【无声】【怪它】【终是】【反而】【踏入】.【袁大头值多少钱】【巨响】

  【达到】【的人】【太古】【就越】,【不过】【极古】【不起】【袁大头值多少钱】【小兽】,【以突】【象气】【仙尊】 【热闪】【麻麻】.【息大】【方我】【严密】【根据】【量时】,【就让】【破开】【令三】【有得】,【的尖】【绽众】【个老】 【的攻】【点本】!【造物】【斩斩】【破有】【现在】【着迷】【连连】【异世】,【同一】【战刀】【从生】【剑出】,【者不】【力至】【现逆】 【一尊】【静下】,【剑之】【力量】【开水】.【城墙】【虫神】【界本】【半仙】,【的看】【要搞】【多并】【纷揣】,【埋了】【是有】【数的】 【来这】.【是好】!【身形】【开的】【你已】【连破】【古老】【怒言】【凶残】.【也早】【袁大头值多少钱】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2019年二十四节气准确时间

  立春02月04日 11:14:14雨水02月19日 07:03:51惊蛰03月06日 05:09:39春分03月21日 05:58:20清明04月05日 09:51:21谷雨04月20日 16:55:10立夏05月06日 03:02:40小满05月21日 15:59:01芒种06月06日 07:06:18夏至06月21日 23:54:09小暑07月07日 17:20:25大暑07月23日 10:50:16立秋08月08日 03:12:57处暑08月23日 18:01:53白露09月08日 06:16:46秋分09月23日 15:50:02寒露10月08日 22:05:32霜降10月24日 01:19:37立冬11月08日 01:24:15小雪11月22日 22:58:48大雪12月07日 18:18:21冬至12月22日 12:19:18小寒01月05日 23:38:52大寒01月20日 16:59:27

  汉至明末使用“平气法”划分出来的节气,每节气分三候,可以见到黄河流域天文、地理、人事和自然界的一般景物。“平气法”节气以黄河流域日短至的冬至日为起点,二十四个节气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

  大寒: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使电。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谷雨: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挚)。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蠲,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快速导航:二十四节气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2019年二十四节气准确时间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相關节气: 立春过后还会冷吗雨水禁忌雨水是几月几日雨水脾胃养生雨水节气要谨防上火雨水有雨作物喜雨水时节老人宜保暖雨水养生要适当运动惊蛰之阳虚体质养生要诀雨水节气吃哪些水果效果好

標簽:宁波立春习俗

熱門成語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百折千回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 百足不僵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