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近義詞
- 平庸 寻常;凡庸;不高明。 ▶清·周亮工《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平庸之子,无英华可以自见,无名誉可以震俗。”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人不能在此处分唐·宋,而徒在浑含刻露处分唐·宋,则不知《三百篇》中浑含固多,刻露者亦复不少。此作伪唐诗者之所以陷入平庸也。” ▶何其芳《梦中道路》:“我曾在一日夜间以百余行写出一个流利的平庸的故事。”
- 寻常 (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 ▶《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 ▶《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
- 平淡 亦作“平澹”。 1.谓人的品性浑厚淡泊。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晋书•郗鉴传》:“彦辅道韵平淡,体识沖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 ▶宋·王巩《王氏谈录•性贵平淡》:“公言人性贵平淡,若加以识器,即所谓宰辅器也。” ▶明·张居正《杂着》:“故人之才性,以平淡为上
- 平常 1.普通,无特异。 ▶汉·王充《论衡•正说》:“失平常之事,有怪异之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然韩·柳犹用奇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 ▶明·李贽《复耿侗老书》:“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于平常也。”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生宝的相貌,实在是很平常的。”
- 普通 1.平常的;一般的。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臺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海那是极普通的臺灯。”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若用‘吃苦耐劳’等普通字样,是不足以说明潘永福同志这种生活风度的。” 2.犹普遍。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在府城里叫了一班戏子,把那些远来的客人合本地城里关外的绅衿铺
- 鄙俚 1.粗野;庸俗。 ▶晋·左思《魏都赋》:“非鄙俚之言所能具。” ▶唐·孟棨《<本事诗>序》:“拙俗鄙俚,亦有不取。”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然其词鄙俚,殆可笑噱。” ▶鲁迅《热风•随感录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 2.指粗俗的人。 ▶《三国志•魏志•
- 俗气 (俗气,俗气) 1.风气;习尚。 ▶《魏书•司马叡传》:“俗气轻急,不识礼教,盛饰子女以招游客,此其土风也。” 2.庸俗不高雅的情趣、格调。 ▶宋·苏轼《答子勉》诗之二:“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摺:“则他这行装特整齐,书舍无俗气。瑶琴壁上悬,宝剑床头立。” 3.粗俗,
平凡意思:平常;普通。
▶宋·朱熹《斋居感兴诗》序:“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就。”
▶宋·叶适《除吏部侍郎谢表》:“虽励平凡之操,曷酬卓异之知。”
▶明·宋濂《题<七才子图>》:“文播虽亦画七才子,其运思平凡,乌足以敌是哉!”冰心《寄小读者》十七:“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