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近義詞
- 泛泛 1.漂浮貌;浮行貌。 ▶《诗•小雅•采菽》:“泛泛杨舟,绋纚维之。” ▶《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无躯乎?”唐·吕周任《泗州大水记》:“崇邱如岛,稍稍而没,夏屋如查,泛泛相继。” ▶元·张可久《醉太平•怀古》曲:“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 2.引申为随波逐流。
- 寻常 (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 ▶《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 ▶《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
- 广泛 (广泛,广泛) 1.犹远航。 ▶唐·韩愈·孟郊《远游联句》:“广泛信缥缈,高行恣浮游。” 2.谓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我们的抗日人民统一战线是比法国的人民阵线还要广泛得多的。”
- 通俗 浅近易懂。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后西游记》第一回:“老大圣姓孙,名悟空取经时又有个通俗之号叫做行者,又自称齐天大圣。” ▶丁玲《在医院中》:“编一些通俗读本给战士们读。”
- 一般 1.一样,同样。 ▶唐·王建《宫词》之三五:“云駮月骢各试行,一般毛色一般缨。”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谢了恩,寻一块一般的玉,碾一个铃儿接住了,御前交纳。” ▶元·张养浩《胡十八》曲:“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 ▶《西游记》第五八回:“我与他争辨到菩萨处,其实相貌、言语等俱一般,菩萨也难辨真假
- 平常 1.普通,无特异。 ▶汉·王充《论衡•正说》:“失平常之事,有怪异之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然韩·柳犹用奇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 ▶明·李贽《复耿侗老书》:“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于平常也。”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生宝的相貌,实在是很平常的。”
- 普遍 犹全面。谓广泛而有共同性。 ▶唐·郭周藩《谭子池》诗:“普遍拯疲俗,丁宁告亲知。”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义。” ▶明·陈大声《集贤宾•中秋》套曲:“月有意清光普遍,人幸得此身康健。” ▶柳青《铜墻铁壁》第十一章:“村里普遍地点着了灯,上下渠有几道手电光一闪一晃。”
- 常见 佛教语。对“断见”而言。“常见”认为死并非消灭,身心在过去、现在及未来都常住,永无间断。▶《大智度论》卷七:“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衆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衆灭心忍乐。一切衆生多堕此二见中。”
- 凡是 总括之词。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凡是和雇,无不皆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那么你们凡是自问不是做贼的,都去暗暗的查来,但是不可张扬,把那做贼的先吓跑了。” ▶艾青《光的赞歌》:“凡是剥削别人的人,都希望别人愚蠢。”------------------------------凡是 补
- 平凡 平常;普通。 ▶宋·朱熹《斋居感兴诗》序:“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就。” ▶宋·叶适《除吏部侍郎谢表》:“虽励平凡之操,曷酬卓异之知。” ▶明·宋濂《题<七才子图>》:“文播虽亦画七才子,其运思平凡,乌足以敌是哉!”冰心《寄小读者》十七:“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
- 普及 普遍传播;普遍推广。 ▶《大悲咒•甘露门》:“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黄花岗之役》:“而内地革命风潮,亦已普及,军心民心,皆同归向。” ▶夏曾佑《小说原理》:“如《元人百种曲》、汲古阁所刊《六十种曲》之类,此种专为演剧而设,然犹病其文理太深,不能普及。” ▶阿英《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所以
普通意思:
1.平常的;一般的。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臺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海那是极普通的臺灯。”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若用‘吃苦耐劳’等普通字样,是不足以说明潘永福同志这种生活风度的。”
2.犹普遍。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在府城里叫了一班戏子,把那些远来的客人合本地城里关外的绅衿铺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