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啻的近義詞
- 正像
- 宛如 1.委曲顺从貌。 ▶《说文•人部》“僻”字下引《诗》:“宛如左僻。”今本《诗•魏风•葛屦》如作“然”,僻作“辟”。 ▶毛传:“宛,辟貌。” ▶陈奂传疏:“宛,有委曲顺从之义,故云辟貌。” ▶马瑞辰通释:“按《说文》‘僻,辟也’,引《诗》‘宛如左僻’。如,犹然也。僻,即辟也。” 2.好像;仿佛。 ▶唐·元稹
- 恰似 犹恰如。 ▶唐·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酽醅。”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来攻秦不下,难以退兵。恰似骑着虎头,若不毙虎,虎有伤人之意。” ▶郭小川《祝酒歌》:“雪片呀,恰似群群仙鹤天外归。”
- 如同 犹如;好像。 ▶唐·寒山《诗》之二三七:“虽有一灵臺,如同客作汉。”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如同久旱逢甘雨,好似他乡遇故知。” ▶冰心《庄鸿的姊姊》:“我听见了,一阵急痛,如同下到昏黑的地狱一般。”
- 不但 连词。不仅,不只是。常表示递进。用在复句的上半句里,下半句通常有副词或连词与之相唿应。 ▶宋·杨万里《峡峙》诗:“龟鱼到此总回头,不但龟鱼蟹亦愁。” ▶清·杭世骏《质疑•诸史》:“三代时,不但地广人稀,连吴、越、秦、楚,皆大半不在版图之中。” ▶靳以《耸天的白杨》:“这真是了不起的民族,不但勇敢,而且充满了自尊心。”------------------
- 何止 1.哪里止。以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 ▶宋·柳永《柳腰轻》词:“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杨朔《百花山》:“回想起来,拿鞋底,甚而拿生命,为我们磨平道路的人,何止千千万万?” 2.呵止。何,通“呵”。 ▶《新唐书•刘瑑传》:“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
不啻意思:
1.不仅;何止。
▶《书•多士》:“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
▶孔传:“不但不得还本土而已,我亦致天罚于汝身。”
▶《后汉书•冯衍传上》:“四垂之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太半。”
▶宋·楼槃《霜天晓角•梅》词:“月淡风轻,黄昏未是清。吟到十分清处,也不啻、二三更。”
2.无异于,如同。》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