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的近義詞
- 图景 (图景,图景)画面上的景物、景况。 ▶《中国小说史稿•概说》:“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本来很丰富,保存下来的虽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已经反映出了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图景和我们祖先的精神面貌。”
- 动静 (动静,动静) 1.运动与静止;行动与止息。 ▶《易•艮》:“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动静无宜,出处莫可。” ▶宋·陆游《雷》诗:“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灾。” ▶明·黄绾《明道篇》卷六:“动静者,天地之气质也。” 2.偏指行动;动作;举止。
- 情景 1.感情与景色。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老杜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触而莫分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填词若矣。予谓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景书所睹,情发欲言。” ▶缪荃荪《<宋元词四十家>序》:“或丽若金膏,或清如水碧,或冷如涧雪,或奇若巖云,万户千门,五光十色,出机杼于众制,融
- 景象 亦作“景像”。 1.犹迹象。 2.形状,形象。 ▶《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羌人云爰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 3.景色;现象;状况。 ▶《敦煌变文集•八相变》:“今晨殿下散闷闲游,驾幸南门,见何景像?”唐·郑谷《中年》诗:“漠漠秦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 状况 (状况,状况) 1.情况,情形。 ▶汉史氏《吴淞光复军纪略》:“凡此应付,竭力支撑,种种困难,殆非笔舌所能道其状况。” ▶邹韬奋《道听途说》:“我听他说各报的来歷和营业状况,熟极而流,如数家珍。” 2.犹景况。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我离开仙臺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
- 场面 (场面,场面) 1.指戏曲演出时伴奏的乐器和演奏者。乐队分文武两种,管乐和弦乐是文场面,锣鼓是武场面。也说文场、武场。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后场一曰场面,以鼓为首,一面谓之单皮鼓,两面则谓之葧荠鼓。名其技曰鼓板。” ▶梅兰芳《鼓王刘宝全的艺术创造》:“他自己按腔,同时和我们场面上的人,逐字逐句反覆推敲,不断修改,精益求精。”
- 气候 (气候,气候) 1.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亦泛指时令。 ▶宋·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气候》:“《礼记•月令》注曰:‘昔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则气候之起,始于太昊,而定于周公也。’”宋·陆游《园中书触目》诗:“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 ▶清·宋荦《<明遗民诗>序》:“然譬诸霜雁叫天,秋蛩吟野,亦气候所感使然。”
- 现象 (现象,现象) 1.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 ▶《西游记》第十一回:“五祖投胎,达摩现象。”也泛指现出身形。 ▶清·蒋士铨《临川梦•星变》:“俺天慧星君,奉上帝敕旨,现象于室壁胃娄之次。” 2.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 ▶刘少奇《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歷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
- 天气 (天气,天气) 1.古人指轻清之气。 ▶《逸周书•时训》:“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2.泛指空气。 ▶太平天国·洪仁玕《自传》:“鼻之唿吸,刻不能不与天气相通。” 3.天命,气数。 ▶唐·许敬宗《尉迟恭碑》:“刘武周不稽天气,寔暗人谋。” 4.气候。
气象意思:(气象,气象)
1.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颳风、闪电、打雷、下雪等等。
▶宋·苏轼《与章子厚书》:“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
▶清·刘大櫆《漱润楼记》:“风雨云烟,晨夕之气象万变。”
2.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居旬日,梁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斗鸡之状,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