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讨的近義詞
- 切磋 亦作“切瑳”。 1.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 ▶三国·魏·阮侃《答嵇康诗》之一:“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 ▶清·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寄怀》诗:“惜阴在分寸,攻石须切磋。”参见“切磋琢磨”。 2.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北
- 会商 (会商,会商)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四川大吏覆奏,以同城便于会商,居中易于控制。” ▶曹禺等《胆剑篇》第五幕:“臣与齐·晋两国诸侯已经会商妥贴。” ▶沙汀《困兽记》二一:“自从那次临时会商以后,他们没有再见过他。”
- 协商 (协商,协商)共同商量。 ▶柯岩《奇异的书简》五:“他们今后能在一个单位工作吗?这要根据今后的需要与可能,看各有关方面协商的结果。”
- 磋商 互相商议;交换意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如此往返磋商,到底五十块洋钱成的交。”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总之这第一碗一定是‘龙虎斗’,无可磋商。”徐迟《入峡记》:“船长、大引水、大副、轮机长他们探讨、磋商、研究,谈到崆岭、泄滩这些个着名的险滩,有时还争论。”
- 议论 (议论,议论) 1.谓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史记•货殖列传》:“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明·薛瑄《薛子道论》卷上:“切不可随众议论前人长短,要当己有真见方可。” ▶魏巍《东方》第四
- 讨论 (讨论,讨论) 1.谓探讨研究并加以评论。 ▶《书序》:“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 ▶孔颖达疏:“又讨整论理此三《坟》五《典》并三代之书也。” ▶《晋书•司马彪传》:“彪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 ▶宋·文同《谢复官表
- 座谈 (座谈,座谈)不拘形式地漫谈讨论。如:座谈心得,交流经验。
- 商酌 商量斟酌。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闲尝与之商酌。” ▶《老残游记》第十回:“絃已调好,玙姑与黄龙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 ▶叶圣陶《倪焕之》一:“他要请各位教员看,尤其巴望先与你商酌。”------------------------------商酌 补证条目商量斟酌。▶康熙三十六年《江宁织造曹寅奏
- 参议 (参议,参议) 1.参与谋议。 ▶《后汉书•班固传下》:“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于己,臺司机务,希烈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七:“﹝和珅﹞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 2.官名。
- 筹商 (筹商,筹商)计划商议。 ▶清·薛福成《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文正复延入幕,礼貌有加于前,军国要务,皆与筹商。” ▶陶成章《<浙案纪略>原序》:“他如沈君之筹商,马·陈之协力,以成安庆之役,更不可必论矣。”
- 商议 (商议,商议) 1.商量讨论。 ▶唐·白居易《与茂昭诏》:“如或乖违,续有商议。”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你快去叫我哥哥来商议。”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梅佐贤受徐义德的委托,特地选择了闹市中这个幽静的所在来和他商议。” 2.犹建议。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这件事,我倒有个商议,
- 商榷 见“商搉”。
- 商量 1.商决;计议;讨论。 ▶《魏书•食货志》:“臣等商量,请依先朝之诏,禁之为便。” ▶唐·韩愈《顺宗实录三》:“叔文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即无因而至矣!”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详定之日,与众官商量。” ▶巴金《秋》一:“他们有很多事情要跟你商量。” 2.意见;办法。 ▶《北史•隋房陵王勇传》
- 接洽 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九日上午八时,一切都已接洽妥帖。” ▶蹇先艾《春和客栈》:“我们有五个代表被推选出来,先到遵义去接洽校舍。”------------------------------接洽 补义条目亲近融洽。▶《文明小史》第九回:“幸亏这典史在这里久了,平日与绅士们还称接洽,禁不住一再软
- 审议 (审议,审议)审查评议。 ▶《魏书•世宗纪》:“八座可审议往代贡士之方,擢贤之体,必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宋史•职官志四》:“﹝太常寺﹞博士,掌讲定五礼仪式,有改革则据经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条:“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 商洽 接洽商谈。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兄如识周先生,能为一商洽否?”叶圣陶《北上日记•一月十六日》:“北平守将傅作义态度转软,容许地方人士与共军商洽和平解决办法。”
- 磋议 (磋议,磋议)商谈;协议。 ▶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编第九章:“初,湖南之独立也,党人为借声援备万一起见,公推龙昭灵赴长沙,有所磋议,然尚在途未达也。” ▶龚振黄《青岛潮》第三章:“此事磋议未毕,而日本·神尾总司令已奉命将青岛海关之文件财产遽行押收矣。”
- 筹议 (筹议,筹议)犹筹商。谋划商议。 ▶《周书•苏亮传》:“亮有机辩,善谈笑,太祖重之。有所筹议,率多会旨。”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政事三》:“余藩吴五年,日思此事,尝密与潘功甫舍人筹议。” ▶清林则徐《批上海县请疏浚李从泾新泾河工程禀》:“仰苏州布政司,会同苏·松·太道,即速转饬该县督率绅耆人等,刻日赶紧筹议,通禀察覈。” ▶《天讨•相如
商讨意思:(商讨,商讨)
商量讨论。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三之十八:“他们受到家庭环境的薰染,自修有典籍,教养有父兄,商讨切磋有师友。”
▶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七:“他们经过集体商讨,决定种大红袍花生。”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