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的近義詞
- 法宝 (法宝,法宝) 1.佛教语。指教义和教典。是构成佛教的佛、法、僧三宝之一。 ▶《维摩经•佛国品》:“法宝普照,而雨甘露。” ▶唐·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戒珠如月,独洁麒麟之行;法宝如山,普闻狮子之吼。” ▶清·龚自珍《与江居士笺》:“自珍之学,自见足下而坚进,人小贫穷,周以财帛,亦感檀施,况足下教我求无上法宝乎?”
- 骨血 1.犹骨肉。多指子女等后代。 ▶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幸无骨血之属。”一本作“骨肉”。 ▶《北齐书•王晞传》:“朝廷比者疏远亲戚,宁思骨血之重。” ▶明·无名氏《白兔记•分别》:“养下男儿,千万与我留下,是刘暠骨血。”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秀兰可是我的骨血哇!” 2.指亲属。
- 心肝 1.心与肝。 ▶宋·丁谓《丁晋公谈录》:“须是活取心肝进呈。” ▶许杰《惨雾》下:“就好像把自己的心肝割了出来。” 2.指情思;心思。 ▶汉·王粲《七哀》诗之一:“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唐·李白《古朗月行》:“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 ▶宋·苏辙《读旧诗一首》:“饱食余暇尽日眠,安用琢句愁心肝。
- 宝物 (宝物,宝物)极珍贵的东西。 ▶《汉书•酷吏传•咸宣》:“王温舒为中尉,而宣为左内史。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 ▶《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有个朋友雷焕也是博物的人,遂选他做了丰城县令,托他到彼专一为访寻发光动天的宝物。
- 瑰宝 (瑰宝,瑰宝) 1.奇异,珍贵。 ▶《拾遗记•周》附南朝·梁·萧绮录:“瑰宝殊怪之物,充于王庭。”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凡诸国瑰宝珍奇之物,皆藏于奉宸库。” 2.特别珍贵的物品。 ▶晋·左思《吴都赋》:“窥东山之府,则瑰宝溢目。” ▶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穷山海之瑰宝,尽人神之壮丽。”
- 宝藏 (宝藏,宝藏)I珍藏。 ▶《史记•龟策列传》:“至周室之卜官,常宝藏蓍龟。” ▶《礼记•曲礼下》“在府言府”汉·郑玄注:“府,谓宝藏货贿之处也。” ▶《朱子语类》卷二十:“常人褊迫,但闻得些善言,写得些文字,便自宝藏之以为己物,皆他人所不得知者。” ▶清·何焯《<菰中随笔>序》:“如此细书者,不知能宝藏否?若随付之鼠齿虫穿
- 亲骨肉 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统最接近的人。
- 珍宝 (珍宝,珍宝) 1.珠玉宝石的总称。 ▶《战国策•齐策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友谅无远大之志,处兵戈间而急于珍宝。” ▶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二日》:“集工艺之美,聚珍宝之光,帝王生活诚然富丽堂皇,到今朝尽归诸人民玩赏。” 2.金代货币名。 ▶元·
- 亲骨肉 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统最接近的人。
- 宝宝 (宝宝,宝宝) 1.对小儿的爱称。 ▶清·翟灏《通俗编•称谓》:“《留青日札》:‘今人爱惜其子,每唿曰宝宝,盖言如珍宝也。’”李季《玉门儿女出征记》诗:“多少人虽然是爸爸,他们呵,还没有见过宝宝;儿没出世父出征,为祖国为宝宝把宝来找。” 2.方言。称家蚕。 ▶茅盾《春蚕》三:“‘大眼’以后的‘宝宝’第一天就吃了七担叶,个个是生青滚壮
- 珍品 珍贵的物品。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六日》:“又登一楼,油画数百幅,马清臣谓均系珍品之不易购者。”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铁佛寺的老和尚替我们预备了一顿中饭,把庙里自做的豆腐卤拿出来做菜。那倒是再好也没有的珍品啦。”
- 乖乖 1.表示亲昵的称唿。 ▶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摺:“我这里一双柳叶眉儿皱,他那里两朵桃花上脸来,说甚乖乖。” ▶明·冯梦龙《挂枝儿•叮嘱》:“俏冤家,请坐下……我的乖乖。”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眯缝着眼睛,也站在臺阶上欣赏着女儿:‘乖乖,好好念书呀!’” 2.顺从;听话。 ▶《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
宝贝意思:(宝贝,宝贝)
1.贵重少见的贝壳。
▶汉·焦赣《易林•讼之大畜》:“口啄卒卒,忧从中出,丧我宝贝,妻妾失位。”
▶《文选•木华<海赋>》:“积太颠之宝贝,与隋侯之明珠。”
▶李善注引《琴操》:“纣徙文王于羑里,择日欲杀之。于是太颠、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得水中大贝以献,纣立出西伯。”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李德裕奢侈,每食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