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出処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先秦·孔子《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晋书·宣帝纪》:“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汉·应劭《风俗通·两袒》:“齐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后汉书·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