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的小插曲
星期日,我和我班的几位同学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一起到街上调查人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是否有错别字的现象。
我们来到市场,首先看到了一则告示:本店五周年店庆,甘庶汁买五曾一,"咦,甘蔗的"蔗"字少写了个草字头,买五"赠"一写成了买五"曾"一。我们告不告诉他呢?"我是这个组的组长告不告诉由我决定。如果告诉也得有我出面。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最后我鼓足了勇气,走到老板面前说:“叔叔,我们是错别字调查小组的,纠正错别字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今天发现您告示上面的两个字写错了,请您把它改正过来。”我把这两个字的正确写法告诉了他,本以为他能够虚心接受谁知他恼羞成怒,挥动着他的拳头吼道:“关你屁事,快滚!”我们几个人很无奈,也很沮丧,有几个队员都想打退堂鼓,我给他们作了思想工作,讲了正确使用中国文字的重要性,他们又重新振作起来。我们继续查找。
我们又来到一家小饭馆,发现广告牌上的"餐"字写成了"歹"字,鉴于上次的教训,我们怯生生的对老板说明了来意,老板非常客气地接受了,马上拿出粉笔做了纠正,并向我们表示了感谢,还称赞我们是中国文字的小卫士!
从这件事中的小插曲,我们知道错别字的纠正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纠正,也要从个人做起,全民行动,来弥补中国文字在使用方面的漏洞。
正确使用中国文字,人人有责!
调查中的“小插曲”
这个星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我们自己到街上做个调查,题目是“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星期六,我带着老师给的任务独自一人来到街上调查。我来到步行街,各商店的招牌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啊!我到处走来走去,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一个错别字也没找到。我就垂头丧气的走回家。路过市场,我看见一个老婆婆在卖鸡蛋,猛地一看,啊!发现了一个错别字,那个老婆婆把鸡蛋的“蛋”字写成了元旦的“旦”。当时,我的内心里极想过去帮老婆婆把错字改正过来,可这对胆小如鼠的我是一个极大的难题。顿时,我内心的各种想法在我心头喷涌而出。但是,去帮老婆婆把错字改正过来的这种想法却纠结着我的心田。经过深思熟虑后,我鼓起勇气,决定去向老婆婆说。我走到老婆婆前面,巴结的说:“老婆婆,你把-鸡蛋的-‘蛋’字写成了元旦的‘旦’-字,你能把-它-改过来吗?”老婆婆慢条斯理地说:“噢!是吗?我很想把它改正过来,但是,我是从农村里来的,没什么文化。况且,我就是一个卖鸡蛋的,哪会带笔出来啊?小姑娘,你能帮我改正过来吗?”听了老婆婆的话,我立即用自己身上仅有的两元跑去对面的商店买了一只笔,帮老婆婆把错字改正了过来。老婆婆会心地笑了,我也兴高采烈地回了家。
这次地行动让原本胆小如鼠的我变得大胆、勇敢了许多。而且,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帮助了别人,自己比别人更快乐的道理。
调查中的小插曲
“哎呀,你怎么写错了这么多的字?""就是呀,‘好像’的‘像’字怎么能写成‘大象’的‘象’呢?"……听到这些话,你可别以为是家长在检查作业,告诉你吧,这是我们班最近正在进行的"啄木鸟"行动。
"啄木鸟"行动,听其名便可知,我们像啄木鸟在消灭错别字。
不容分说,我们全组人员集体行动,打开了彭书文同学的日记本,哇塞,里面错别字连篇!“忘记”的“忘”写成了“眺望”的“望”,“天气”的“天”写成了“丈夫”的“夫”,“甚至”的“甚”写成了“胜利”的“胜”……我真受不了他的作文,亏他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呢!
最可气又最可笑的是,当我们检查到《妈妈的爱》这篇文章时,发现他竟然把“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写成了“说操操,操操到”,把“曹”和“操”完全弄混淆了。我们大声喊:“笨蛋彭书文,你把‘曹’和‘操’写错了……”他不等我们说完,就一把夺过作文本,更正好,长舒一口气:“这下总可以了吧!”我们凑过来一瞧,又异口同声地说:“错啦,错啦,你写成‘说曹曹,曹曹到’!”说完,我们都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彭书文闻声走过来,瞅了瞅自己的日记本,红着脸改正了错误,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我们写错别字,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写作业时的粗心大意造成的。我们以后写作业时一定要细心一点,不会写的字应该作文网,不要胡乱地填上一个字就不了了之。写错了字,应该多写几遍,加深自己对那个字的正确印象才行。
相關作文: 《猫咪小贝》观后感、我的爸爸、玫瑰和大树、捐款仪式、参观上海航海博物馆、大街上真热闹、种子开花了、记2012年的最后一天、春姑娘来到我家、玩弹珠